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
出嫁前交待的話,只和女人有關嗎?
媽媽說,好男人很多,他不會去抱別的女人。
但是這種社會,很多壞女人會伸手去抱你的男人。
爸爸說,好女人很多,她不會去抱別的男人。
但是這種社會,很多壞男人會伸手搶你的女人。
---
分享的媽媽交代的話,
有些人看了很感動,覺得這些對話真是太對了;
有些人看了很氣憤,覺得這根本就是屁話,把女人看扁了…
男性女性都好,先不論爸爸交待的是真假,或者作者用意是什麼,內容當中很多呈現了台灣傳統價值觀,這也是歷史文化無可抹滅的。
可能你是女強人,會說:「為什麼女人要忍耐?男人咧!」
可能你是大男人,會說:「對啦!女人就該這樣嘛~」
可能你是青少年,會說:「哦~原來女生應該要這樣子…」
可能你是阿公,會說:「咱卡早龍嘛安內,像是你阿嬤。」
可能你是阿嬤,會說:「這是我老母嘎哇教的。」
看看各種不同角色所表達的都不同,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吳念真導演拍攝的台灣女人,內容講述的是一種精神態度,光是下面的評論,就有各式各樣的聲音出現。
A: 一發文就有人跟我討論,怎麼女生就要這樣忍耐啊?
我: 雖然媽媽說的是好話,但我覺得不只給女人聽而已,男人也通用。
A: 但,很少會這樣跟男人說!!! 都嘛女人要聽 莫名其妙!!! 男人才要聽勒!!!
我:這是台灣傳統價值觀的框架,這和歷史文化有關啊~
A: 所以,現在女生會越來越強勢!但男人聽的懂嗎?
B: 對啦,是很少男生會去聽,不過既然知道了就可以改變啊~
---
我想表達的是什麼?
我要說的是角色。
看看下面,改版後有什麼不同呢?
爸爸這樣對要娶老婆的兒子說:
爸爸說,生氣的時候不要吵架,可以不說話,但是,不要和她吵架。
爸爸說,和 女人 吵架了不要跑到外面去張揚,她向你邁進一步,你就向她走兩步。
爸爸說,家是男人的大本營,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走。因為,回來路的很難。
爸爸說,兩個人在家不要老想著面子,兩個人過日子,面子很重要?那在外面怎麼 生活 ?
爸爸說,不管一個男人多有錢,她還是希望可以看到乾乾淨淨的你。
爸爸說,好女人很多,她不會去抱別的男人。但這種社會,很多壞男人會伸手去搶你的女人。
爸爸說,男人一定要出去工作,不管錢賺得多或是少,工作就是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。
爸爸說,你在外面工作,家裏的事情再忙也要做,不然花自己的錢請個鐘點工。家裏的事情一定要好好做,小孩也要好好教。
爸爸說,她為你做了意想不到的事情,你可以感動,可以誇獎,千萬不要嘲諷地說“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啊”,如果這樣,以後她不會為你做任何事情。
爸爸說,誰都不是誰的另一半,你的想法不說出來誰會瞭解?需要什麼感受,討厭什麼事情,你告訴別人,別人才會懂。
爸爸說,她的父母也是你的父母,就算她的父母對你不是很好,你也要對他們好。因為他們是她的父母。
爸爸說,決定和什麼人在一起了,就不要去埋怨苦日子,既然你選擇了她,就不要去埋怨她。
爸爸說,那麼有錢有什麼用,人呢?人在哪裡?
爸爸說,我們這輩子能花多少錢?不要買什麼奢侈品,過得幸福就好。
爸爸說,不要唬小孩“爸爸不要你”,不要生氣地時候把小孩推出門,如果他真的不見了,你會很痛苦。
爸爸說,不要打小孩,更不要在外面打。
爸爸說,打打殺殺的愛很刺激,也很浪漫。但是,不現實。普通就好。
爸爸說,什麼都是緣分。
爸爸說,生命無常,要好好珍惜每一天
男人也適用的,只是傳統沒有告訴我們這些東西,
以至於現代女性會有許多的不滿,因此對我而言,
看見的不只是母親文字想傳達的事情,而更重要的是,
在這個世代,男女也有許多值得去成長的地方。
---
我想說的角色:
假如在不同的情境下,讓自己體會更多的事物,
越能去體會,得到的感受,可以更多,
擁有了不同的視野,就會知道,
朗朗上口及書本教我們的: 體諒、感恩、珍惜。
這也稱作一種:覺察。
沒有對錯、沒有好壞,只有最合適自己的。
既然知道了,就去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吧!
Keep going...
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
觀後感《人生80才開始》(The First Grader)活到老,學到老。
「一個大圓肚,一根小尾巴...」肯亞鄉間一間小學教室裡,一位老先生一邊喃喃自語,一邊以顫抖的手握著鉛筆,反覆練習寫著英文字母「a」。這張滿佈歲月刻痕的臉,在一群稚嫩的面孔之間顯得突兀,卻格外炯炯有神。他,是84歲的馬魯格,金氏世界紀錄最「老」的「小學生」。
正當許多人勸他回家「安度晚年」時,他卻執意每天拄著枴杖,走2個小時的路程抵達學校,只為能讀懂聖經。在強烈的學習動機背後,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...
「除非瞎了或者死了,否則我是不會停止學習的。
我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基馬尼教授、基馬尼博士!」-馬魯格
引述新聞 < 人生80才開始 >
----
我想從幾個角度,心得分享:
1. 歷史告訴我們什麼?
2. 自由是什麼?
3.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?
------
從電影中可以看見馬魯格,生活時代與背景,
在國家與環境非常貧濟狀態下,對照我們的生活情景,
真的是天壤之別,而經歷過戰事的洗禮,
無論是族人的對決、英國的殖民,我想世界都經歷過,
從賽德克巴萊,族人間、與日本人間,其實都相同的。
早期這些革命分子,為的是什麼?
誓死效忠自己的土地,保護自己心愛的事物,
我所要闡述的是一種精神及信念,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方式,面對是一種、逃避也是一種…,而這樣的精神,對於時間的物換星移,始終存在。
這讓我思考到自己的方式又是什麼呢?
------
從電影角度反觀我們目前的生活環境呢?
台灣已經是一個很自由的地方了,就學習這件事情而言,
比起非洲的朋友們,真的是非常幸福!
我也想起了阿徽老師上課老告訴我們「珍惜」。
記得他這麼說,台灣很小了,而舞蹈圈子甚至更小,
與其他國家相比,當然是微不足道,也因為小,
台灣傳播的管道,相對也容易許多,顯得拓手可得;
在國外去上課,每次一個課程,即使只有短短一個小時,
大家從四面八方來,甚至不惜花兩個小時車程,
為的是自己喜愛而來,每個人都非常的珍惜。
電影中,政府讓全國普及教育,
看看一個已經80歲的老人,每天花4個小時來回上學,
假如都市還能見到此景,應該是非常奇蹟的事情了。
假設看到此篇文章的你已經80歲了,
身在該地,如何挑戰學習這件事情呢?
看看另一面,講小孩子們,多少為了學習而去阿!
這也讓我聯想到,今年台灣的12年國教通過了,
教育變得如此的容易了,過去長輩們得來不易的教育,長輩的長輩們辛苦賺錢,只為了讓孩子去唸書,現在一切都變得非常容易了,甚至在台灣有許多人,不願意唸書。
都市化讓每個人進步,相對也模糊了許多焦點,
娛樂成了大家的首要之務,上網、遊戲成了孩子們的最愛,
對你來說,教育的根本是什麼呢?
我想這留給各位去解答了。
-----
馬魯格因為唸書而爆紅,引發媒體關注,
以及跑到了政府高層去爭取自己的聲音,
這樣的精神非常的令人敬佩,現代環境大家老抱怨,
甚至抱怨後覺得沒救了,又擁有多少想去改變的動力呢?
從媒體關注事件,我們也能發現到,該地的資源貧脊,全世界只想著錢,大家都被錢控制住了。每個人都需要錢,因為錢是一個工具,這工具能滿足很多人,在滿足的同時,其實也遺忘了很多事情,而除了錢之外,背後意義是什麼呢?
換個方式說,是錢控制自己,還是自己控制錢?
大家一定懶的看書,可以參考下列重點:
1. 錢買不到的東西:講座影片
2. 綠角:心得分享
3. 讀書心得
------
寫到這裡,好像離題了,
不論拍攝的技術,就內容而言,導演想傳達的意義,其實非常的深遠,很遺憾的是,這部片僅有台北兩個地方播映,也只有非常小的廳可以觀賞,頂多容納20人吧!
對於馬魯格這位平民百姓,他的精神令人由衷的佩服,也無法去想像,當時為了保護土地,失去了愛人,甚至效忠自己為族群的誓言,以現代角度來看,大家可能會說,反正就投降嘛,哈哈~笑了一下就過去了,讓我們來假設你是主角,你可能會說,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,那麼認真的投入在那個背景中,你到底會怎麼做呢?
對照台灣的現象,一堆人總說著愛台灣、愛土地,
我們是否落實了呢?其中女老師與馬魯格那段,提醒了每個人在同一塊土地上,大家都是一起的,今天不論是芋頭還是蕃薯,老用這種無聊的方式來分化,甚至藍色綠色,到底是對外還對內呢?
最後,馬魯格為了此事件,被關了不知道多久,
無論最後如何,他本人化解了這個心裡障礙,為了自己夢想前進,甚至想成為一名獸醫,都已經80歲的老先生了呢!多偉大啊~~
我想這就是一種 態度!
Keep going....
《人生80才開始》相關參考: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