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語早已經傳播了全世界,台灣盛學的風氣更是一直增高,
學習英語的年齡層已經下降到國小、幼稚園…甚至學齡前,而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呢?
我想理由不外乎:增加技能、國際觀、賺錢、增加競爭力…
晚上看著老師教小學生們英文,這是天天的課外輔導,以玩遊戲、考試的方式來教學,在黑板上寫上了英文文法,要學生們認識肯定句與疑問句的差異,當然要學生們去記憶下來,所有的學生忙得不可開交,活潑好動的,若是你看到肯定會覺得很好玩,包含了寫錯重寫、考試以及學生們的反應,保證會笑到翻倒。
笑歸笑的同時,我也看見了,這樣硬記憶的方式,也想起以前學生時期的我也有相同的經驗。
硬背誦也是一種方式、死記也是一種方式,而方式當然也有很多種…
那我想起最原始自然的方式是什麼呢?
嗯,那就是我們小時候打從娘胎出生後,自然就學會了說話。
那我們又如何學會說話?
記得大家都在牙牙學語時,不外乎就是聽與說,然後練就了一身語言能力啊~
想想我們學英語又是如何呢?我們在乎的是英文還是英語?
這就好像國文和國語,我們是先學會說話,才學習國文文法,這個順序應該是這樣吧?
再從國外來說,西方人的孩童也是先學會說話,才認識字。
疑?
那我們教學英文、學習語言的方式又是什麼呢?
我想這個主題,值得我們好好研究與討論一番呢。
英文、英語我想都非常重要,而學習的效率可能各有千秋百種吧!
對於我來說,語言是溝通的裝備之一,我會選擇如何開始把自己當嬰兒一樣去學習聽與說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